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连江县城座落在连山的山脚下,连山的山峰并不高,但古木参天,林壑清幽,钟灵毓秀,著名的连江书院就座落在这连山的山中,登上山中从书院往下望,整个连江县城都尽收眼底,放眼望去,整个连江县以及这山中的书院都成为一个大工地。这个时代最有面子的事情就是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见,读书在此时的社会里有多么崇高的地位。
连江书院主体建筑有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
秦观带着捐助书院的乡绅商人一行数十人,早早的就前往连江书院。
大门前书院的周弘治周院长带着李副院长以及书院的一干教习学员,早早就等在大门口,这个周院长五十多岁的年纪,一身米色儒袍,身形高瘦,留着长须,神情矍铄,颇有几分当世大儒的味道。
“知县大人,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周公,不必客气,您老人家德高望重,不敢让前辈远迎。今日前来叨扰,还请不要见怪。”秦观先上前拱手行礼。
周院长瞥了眼旁边的林副院长,见他向自己微微点了点头,便道:“秦大人有礼了,的?”欢迎秦大人以及各位乡绅贤达来到书院,谢谢各位的慷慨解囊,都随老夫来,这边请。”一阵寒喧过后,跟着周院长沿着大门前往正在开建的教学斋。
秦观一行人跟随周院长进了书院,进了大门,就看见院里新立起一个大石碑,周院长为大家讲解道,“这石碑是应秦大人要求,新立的,一万两以上的在前面,五千两到一万两在后面,请各位贤达看看有没有漏掉诸位名字?”
众位商人都迫不及待地去看自己的名字在哪里,由其是酒楼的黄掌柜更是早早的在石碑中寻找自己的大名,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大名了的石碑“黄大发,捐,银五千两,此人乐善好施,德行兼备,城南仙客来酒楼”,黄大发看到此处,不禁老泪纵横,泪流满面,这里是什么地方,是读书人读书的书院,他们对商人是不屑一顾的,以前即使你捐银,也不会有你商人的大名留在书院里,哪怕是一个角落。
“秦大人说,我们连江书院,将不再只读四书五经,将是一个陪养各种行业专科的书院,他将包容,吸收,发扬,光大理念,请各行各业资深的技师,开设帐房,掌柜,船长,采矿,治炼,天文,音乐,绘画等学科。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学院,开创三千年历史未有的书院,本人为书院的院长,感到十分的自豪。”周弘治满脸自信向众人说道,并向着秦观施礼接说道:“秦大人,真是学究天人,胸怀天地,周某十分佩服。”
秦观笑着说道:“周院长过奖了,走我再到前面看看。”
众人前了二门到了讲堂。再到教学斋,只见一大片空地上的几个红色的圆圈。
孙淡孙半城好奇问道,边看边问道:“周院长,那红色的圆圈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