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聊的内容就不那么顺耳了。陈侧妃丢了先前的矜持,率先下场,看我就跟乌眼鸡一样:“哟,妹妹没进府之前,姐姐就好奇妹妹是个什么花容月貌。今日一见嘛。”
这话没说完,但我清楚下半句的内容。往好了说是平平无奇,往坏了说就是粗鄙之姿。
嗨,咱看得开,刚才梳妆的时候自己都仔细看过了,闪亮登场是万万不能了,咱配置太低,说两句就说两句吧,也少不了自己两斤肉。无所谓。
倒是肖侍妾打着圆场:“华侧妃今日头一次来可一定要尝尝王妃这里的桂花糕,软糯香甜,最是可口不错。”
我点头拈起糕点送入嘴中,好吃。
不会说话就少说,多年的职场生涯教会我自己,没那瓷器活就乖乖明哲保身才是王道。
王妃却看着座下的我陷入沉思。这华氏看着倒是个安分守己的,只是不知道日后会如何。
自己这身份,虽然是礼王正妃,但家世并不算好。身为翰林穆濂嫡女,做礼王正妃家世算不上太好,自己的性格也明白,谨守本分,为人木讷,脑子转的又不够快,做个普通人家的主母算是够了,但是对于胸有抱负的王爷来说,帮不上忙。自己当初能够嫁入王府,不过是因为当初王爷被众人断言,这一辈子只能做个闲散王爷罢了。朝中那些人多精啊,看着王爷也没有什么前途,连女儿都舍不得嫁。自己这么个又没什么家世身体也不好的就被硬塞入王府。原先想着自己这虚弱的身子,不出挑的家世,与王爷是最相配不过的。
后来才发现,王爷心里自有计较。可惜了,自己是担不起这礼王府的担子了。而侧妃华氏,如同王爷所说,尽管只是庶女,但家世出众,为王爷大业实有助益。
这些年,王爷左一个陈家女,右一个肖氏女抬进府中,有了姻亲助力,加上王爷神机妙算,这王府才从当年在京中默默无闻一步步走到如今大家都认同的“那可也是皇子亲王府”,这其中的辛劳自不必多说。
自己多心,先前也托人打听过,这华氏,也与陈侧妃一般,华丞相还真能钻营,自己没有儿子,就把女儿能做正妃的做正妃,能做侧妃的做侧妃,亏得他脸皮厚,一般人还真做不了他这举动。真不愧是世人说的“墙头草,两边倒,华相爷,两王婿”。
陈妙仪与她位份相同,可家世倒是比她好些,家里娇宠着养大,可她自己实在是扶不上台面,生了儿子又如何?王爷看肖锦都比看她顺眼。
再看华氏不过是华丞相府内一个很是不起眼的庶女罢了,她那嫡姐如同玩笑一般就把她的未来定了出去。华氏若是和陈妙仪一样,王爷对她自不会客气。前头的还能当是闺中情趣,后头的只能腻烦。
这么一番细细想来,再联系昨晚至今王爷对华氏的态度,原本内心觉得被陈、华两侧妃虎视眈眈盯着的正妃位又稳了起来。
说起来,也还是自己的王爷体贴,昨天王爷也没有在那里留宿,她今天按时来拜见,穿的也是规矩体面。自己与王爷相处这么多年也摸清楚了王爷的脾气,王爷需要的始终是两类人:要么能干,要么听话。
府内就需要听话的人,只要听王爷的话,大家安分守己,做好自己就没什么麻烦事了。再怎么说自己也是这府里唯一的女主人,有着谁都越不过去的尊荣。想着便也释怀了,家世比自己好又如何,只有自己有地位,有荣宠。
都是场面上必要的来往不是,府里新添些人也不是什么大事。总归自己这个王妃的位子稳坐就是了。
可这华氏和她爹倒真是不同,华丞相对着谁都能说两句,她进门也就王爷问才说了两句。堂下的众人对着华氏也失了兴致,话题已经从华氏转到了别处。这个说那个的首饰不错,那个说这个的衣裳心思灵巧。这一群人,看似亲亲热热,实际上把人晾在一旁,就等着华氏去攀附。
而华氏,安安分分的喝茶吃着点心,很是认真的听着。难为她也没有卖力的去融入这样的场景。她身后的嬷嬷也一样木呆呆的站着,主仆俩只能说的上一句惨上加惨了。亏自己前些日子还和周嬷嬷担心华家的进府莫不是要在府里作威作福了,看来也是自己多想了。
算啦,好歹也是她头一次与府内女眷见面,自己怎么说也是王府正妃,这华氏刚来,是该好好笼络笼络,自己和她聊聊,说不得以后能为王爷所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