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像桂姨所说的那样成功悟道,但书云并没有感到遗憾。他对悟道成仙的渴望还不怎么强烈,或者说他还不太明白悟道成仙的真正含义,而眼下的收获却是显而易见的,身体前所未有的轻盈,身法前所未有的灵活,这就足以让他十分高兴了。
拜别了悟道崖,书云开始了漫无目标的游历和夜以继日的练功。一路上,他几乎完全忘却了桂姨所说的自己的使命,深度沉浸在练功的愉悦中。
悟道崖上的功法也的确是奇妙无比,书云从中得到的乐趣越来越多,练功的时间因此也就不断增加。开始的时候,他白天赶路,晚上练功休息。慢慢地变成白天赶路,晚上只练功不休息,却也不觉得劳累。后来索性白天也不一定完全赶路,兴致一来或者灵感一来,随时随地就可能练上一阵。
功法上的进步因此也十分明显。有那么一天,丹田处再一次轻响,气团压力似乎又变大了一些。又过了几天,丹田处的气团分出一股气流,流经膻中,到达上脑。一阵轻鸣震颤后,脑海像再一次扩大一样,进一步宽敞明亮起来。此后书云便拥有了内视能力,可以看到自己的内脏、骨骼、经络,还可以看到丹田处的气团悬浮并旋转着。
书云对这些变化的意义并不十分清楚,让他感兴奋的是身体更加轻盈,走起路来更加轻松,奔跑起来就像风一样轻快。他心中高兴,不停地奔跑跳跃着。那些平日里需要绕道走的崎岖之路,现在却如履平地。有些特别的地形无法正常行走时,他用悟道崖上学来的身法、步法跳跃,竟然有些腾空飞翔的感觉。一些高大的树木,过去很想攀爬上去掏鸟窝却不敢爬,现在哪里还需要攀爬?几个纵跃就跃到树顶,毫不费力。
反复的试验中,书云还发现,悟道崖功法竟然能虚空借力。只要运气行功和蹬踏的时机、力度合适,脚踏虚空也能像踏上实物一般,可以二次腾跃。这一来书云是喜出望外、乐不可支。在他过往的认知中,这种功夫已经无异于飞翔了。
行走十数日后,书云来到一座大山面前。这座大山十分奇特,左边是一条巨大的山脉,连绵不绝一直延伸过来,到此处临近一条河流时突然形成一个断崖,再往右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临近河流的断崖高约千丈,犹如刀切斧凿一般直上直下,极为陡峭险峻。峭壁之上,偶有一两棵深绿色的松柏,在白色岩石的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兀特别。
看到这个千丈峭壁,书云突发奇想,以自己现在的能力,是不是可以攀爬上去?反正也没什么急事需要赶路,不如尝试一下。
书云的尝试十分小心。
在三四丈的高度上,书云进行了反复尝试,比如一旦蹬空怎么办?一旦滑落怎么办?还要尝试一旦离开崖壁,身体悬空手脚都够不着崖壁怎么办。好在他的虚空借力已经十分熟练,现在可以连续虚空借力两次,加上悟道崖之后内力和轻功明显增加,所有这些尝试很快都获得成功。
之后,书云便沿着崖壁快速上行。他无需四肢并用笨拙地攀爬,也无需蓄力纵跃,只是一步一步地向上跨越,偶尔用手抓一下岩缝,辅助维持身体的平衡。如此这般,他越爬越熟练,越爬越轻松,不一会便上行八九百丈,离山顶已经不远了。
就在这时,书云发现崖壁上有一个窗户大小的洞口,里面似乎空间很大,便一时兴起,迈步进入,然后就看到令人吃惊的场景。
大约五丈方圆的空间里,有石质两櫈一桌,一櫈之上坐着一位老人,手捏一颗棋子悬在空中,俯身凝望石桌上一副残局。
“您好啊!老人家。在下路过此地,一时好奇便闯了进来,打扰之处,还请见谅!”见有人在此,书云连忙打招呼并拱手道歉。
可是老人却没有任何反应。恍惚间书云以为这是一具雕像,但细看之下,能看到老人的胸膛微微起伏,才知老人只是看棋入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