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哥!所有项目进展的都非常顺利,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就是双圣博物馆这边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艾瑞莎对沈少龙说。
沈少龙点点头,说:“双圣博物馆开馆以来,除了陈伯伯带回来的那些文物,还有四合院里起获的那些宝贝以外,就只有王直不经意间收到的那张圣旨算是重器了。这两年,也着实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入馆了。我明白你的想法,希望能够得到一两样重器来为云奶奶的大寿和北窗空间两重喜事添彩。可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的。”
艾瑞莎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可心里的那个愿望还是很强烈的。虽然在“汉风”品牌设计和营运上,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那毕竟是在王直的指导下完成的。
这次,王直把“北窗空间”升级为“文化传播”中心的项目交给艾瑞莎,完全不插手,不做任何指示,就是完全放手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是对她是一种锻炼,更是培养。
对于艾瑞莎来说,这个项目也是她很希望做好的,能够为王直分担压力,也为今后承担起自己家族集团的文化产业管理责任做好铺垫。
想到这里,艾瑞莎又想到了那个救了他一命的“小向子”。
心里暗想,那小子怎么就神龙见首不见尾呢!那么突然地出现了,有悄无声息的消失了。等自己意识到那个人是可以帮助自己,甚至可以成为与自己合作的商业伙伴时,两个人已经失之交臂了。
沈少龙正在和艾瑞莎对博物馆业务移交工作进行细致交流的时候,博物馆大厅主管跑了上来。
可能是跑的太急,也可能是太过激动和兴奋,那个名叫符晓晴的女主管的脸已经变得红彤彤的了,兴奋地说:“沈经理!艾瑞莎小姐!外面来了一个人,申请文物鉴定,听他的意思,如果价格合理,他愿意出让。”
“哦!”听了这话,沈少龙不禁一皱眉,心里产生了怀疑。自从他管理“双圣”博物馆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主动上门出让藏品文物的。
“对方几个人?来鉴定什么?”相比于沈少龙的沉稳、冷静,艾瑞莎就显得有些兴奋。自己刚刚还在为没有新增重要的馆藏展品,不能为新馆开业添彩发愁,就有人主动上门鉴宝,还有意出让,这不是天赐良机嘛!
“两个人,带来了两件青铜器。一件是青铜爵杯,一件是青铜”符晓晴同样的也很兴奋。因为做为大厅经理,馆藏展品增加也算是她的一项业绩。更何况,如果这次真的能够实现收购,她和那些手下也会有相当的提成和绩效奖金的。当然,她的奖金是要更多一些的。
可相比于两个人的兴奋,沈少龙就沉稳冷静了很多。他是学法律的,虽然先前对文物保护法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掌握的也不深入,但这两年负责“双圣”博物馆管理和运营工作后,他却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
沈少龙非常清楚,按照文物法的规定,只有一九四九年以前流通出去的青铜器,并且有明确著录的才允许流通。所以青铜器收藏一直是非常冷清的一个品种,在市场上能够被称为文物的青铜器十分罕见现身。
但实际上,青铜器的交易从未真正地停止过。因为国内和国外的管控松紧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相当一部分青铜器交易由国内转向了国外,从公开转入了私下。
而这个市场,很大程度都是由盗墓和走私两条违法渠道支撑着,是彻头彻尾的违法买卖。
其实,换做是个人收藏,或者说是私人交易,这在法律层面上是有盲区,也有空子可钻的,但对于博物馆收藏,并且要公开展览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认真地想了一会儿,沈少龙说:“这件事儿,我看还是要慎重。王直为了云奶奶的生日宴,这两天刚好去江城了,东西对不对,该不该收,他不在不好办。”
“我们请张洪昌、关冲和顾运彤几位教授来鉴定一下呢?如果是真的,就联系直哥,直接问他能不能收。”艾瑞莎的心里还是很想收的。况且,她经过两年的学习,对古董文物的鉴赏能力也是有一定水平的。她很想借这次机会试试自己的眼力,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
看到艾瑞莎的眼里充满迫切的眼神,沈少龙也不忍心强硬地拒绝。
又沉吟了一下,笑了笑,说:“这样吧,莎莎!我们下去看看,如果你看出来是一眼假的东西,咱们就没什么可想,没什么可做的了。如果你认为吃不准,就请三位教授来看看。不过,我先要看对方东西的来路,如果来路不明,即便东西再好,我们也不能要。”
艾瑞莎明白沈少龙的意思,出于律师的职业习惯,对古董文物来路的合法性是他最先要考虑的,也是最重视的。
当然了,艾瑞莎和符晓晴也非常理解沈少龙的这种想法,毕竟保证他出任法务团的“天启”、、“华隆”等几家集团公司合法经营是他责无旁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