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离别(1 / 2)穿越古代卸甲归田养夫郎首页

吃过午饭,林小草回到住处便被王大娘告知,杨战跟着衙差去县衙了,让他不要担心。

林小草本来以为杨战在县城办事会很晚回来,便到杨战的小院里去照料那块小菜地。这地里不知道被种了什么菜,已经发出了小芽,看样子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菜,之前问杨大哥的时候他还神神秘秘地不肯说,只说等成熟了以后就有好吃的了。

林小草挑了两桶水,正拿着瓢给小苗一行一行地浇水,院外传来了熟悉的马蹄声。

这么快?小草直起身,果然是杨大哥回来了,他赶紧放下瓢迎了出去。

杨战看见小草就站在门口,便骑到近前,利落地下马走到小草面前,不待他开口便扶住他的肩歉疚道:“小草,对不起,我明天早晨就要走了。”

-------------------------------------

上午杨战跟随两位衙差大哥到县衙的时候,陶县令早就已经等候多时,一听杨战来了,立马就迎了出来,“贤弟,你可算是来了。”

杨战快步上前行了礼,然后疑惑道:“陶兄,你这么急找我来什么事啊?肯定不是为了喝酒吧?”

“哎呀贤弟,你就别说笑了,为兄是有要事需要你的帮忙。”陶县令带着杨战进入内堂,待两人落座后,便把事情的原委和杨战说了,“贤弟,为兄是想拜托你带一队人给宜州的玉安县押送一批粮草……”

两个月前北方的宜州一代闹了蝗灾,虽然朝廷派了人去清了蝗灾,但是大片地区的庄稼已经遭了殃,损失惨重,其中玉安县一带最为严重,周边的农民可以说是颗粒无收。朝廷拨下了两百万两的赈灾银,但是之前还到秋收之时,各地都没有余粮,筹粮进度十分缓慢,面对数量庞大的灾民,运送过去的粮食可以说是杯水车薪。直到近日各地才刚刚秋收结束,朝廷正在加急收粮,但是遭灾严重的几个县已经等不了了。

玉安县的陈县令和陶县令是同窗,前几日给他寄来了求救信,里面详述了玉安县现在粮食短缺的状况。粮仓里去岁的陈粮早就已经吃完了,陈县令处置了县里几个囤积居奇的粮商,把他们的粮草也拿来给辖区内的灾民施粥,这才勉强支持了一段时日,撑到了赈灾粮的到来。可是分配的赈灾粮也只够施几日薄粥,赈灾粮吃完后就彻底断了粮。此时的玉安县,已经连草根树皮都被灾民们啃食殆尽,甚至已经出现了好几例易子而食的事件。

陶县令昨晚回到县衙看到陈县令的求救信,赶忙连夜调拨了一批粮草,打算火速送往玉安县支援。陈县令的信中特别提醒道,宜州现在流寇盛行,还有一帮占山为王的土匪也在趁机作乱,那匪首武功高强,专劫过路粮草,之前朝廷的赈灾粮都被截过两次,实在不可小觑,让陶县令派稳妥的人押送粮草。

粮草准备好了,但是派谁去押送粮草却让陶县令发起了愁。县衙里的衙差都是当地人,大多没正经学过武,身手好些的也不过是会些简单的拳脚功夫,让他们对付流寇盗匪是远远不成的,若是仅仅只派他们过去运送粮草无异于让他们去送命。陶县令所辖也不过是小小的县城及周边的村子,这里习武的人也不多,连个镖局都没有。陶县令急得团团转,后来还是经吴师爷提醒,陶县令才想到可以请杨战帮忙的。

听完事情的原委,杨战没有丝毫犹豫,立即郑重道:“陶兄不必多说了,车队几时出发,我一定亲自把粮草安安全全送到玉安县。”杨战当兵那么多年,早就习惯了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无论前世今生,遇到这种事他都是冲在第一个的。

“贤弟果然高义!”陶县令张口就是一顶高帽子。

“给灾区送粮,杨战责无旁贷,不过……愚弟还有一事请陶兄帮忙……”杨战想了想,家中还是拜托陶县令照应一下比较稳妥,“实不相瞒,我下个月就要成亲了,现在家里正在盖房子,我若是此时离开,家里就没了主事的人。而且,我那未过门的夫郎因为一些缘故,现在正在我隔壁邻居家借住,我此去玉安县起码得十几日,他在杨家坳无亲无故的,我不在他身边照应着实在是不能放心……”

陶县令闻听此言,顿生愧疚之心,他沉思了一下道:“贤弟为百姓出力,为兄自得替你把家中料理妥当,你看这样可好?你家中盖房子的事情我派一名衙差去替你监管着,至于未来弟哥儿,可以把他接来县衙住,让你嫂子好生照料着,等你回来再把他接回去。”

杨战没想到陶县令会为他做到如此地步,大为感动。不过他并不想让陶县令给他太多优待,若是按照陶县令说的那般,所有人都知道他和衙门有特殊关系了,他以后还如何在村里过自己的小日子?杨战推辞道:“陶兄不必如此麻烦,愚弟只是想麻烦陶兄每隔五日派个人着便装替我去报个平安,顺便看看我夫郎是否安好,其余的我会安置好的。”

“这个没问题,为兄一定给你安排妥当。”陶县令道,“运送粮草宜早不宜迟,你今日把家里安排妥当,明日随车队出发可好?”

“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