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章饷银失踪(2 / 2)青梅她靠种田威震四方首页

太子脸色一变,就要去牢房一看究竟。

良笙在后提醒道:“殿下,先把所有有关人等控制住,不让任何人走动,也不要让他们和任何人接触。”

太子一面把他说的吩咐下去,一面继续往牢房走去。

牢房里恶臭难闻,让人掩鼻。

到了关押纵火犯的那间牢房门口,良笙看见几个同牢犯人都瑟缩地挤在一个角落,离另外一个角落尽量隔得远远的。

而他们远远避开的那处角落的地面上,正倚墙靠坐着一人,一动不动,微微低垂着头,正是纵火犯。

只是现在已经成了一具尸体。

良笙走进牢房,在尸体边蹲了下来,见尸体面部成死黑色,嘴唇发青,的确符合中毒的特征。

他又细细检查了一下其他地方,目光犀利的落在了尸体的指甲缝里。

尸体的右手大拇指里有暗红的污垢,可其他指甲缝里却没有。

他不禁锁了锁眉。

一般谁会用大拇指抓脸挠腮,习惯性应该是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身上挠。

所以指缝里如果要留污垢,首当其冲是这三根手指缝才对,怎么这三根手指的指缝干干净净的,反而大拇指里面有污垢!

他站了起来,对一旁的太子道:“殿下,请仵作验尸。”

太子立刻照办。

仵作验完尸道:“死者系鹤顶红中毒身亡。”

良笙道:“查查尸体右手大拇指里面的污垢,看有没有毒,是何种毒药。”

仵作很快检验出来,也是鹤顶红。

良笙沉默了片刻,对太子道:“把那些和纵火犯接触过的人都放了吧。

纵火犯早就做了必死的准备,才会把毒药藏在指甲缝里,一旦自己被抓,就服毒身亡。”

太子面色凝重。

唯一的线索就这么断了,难道这二十万两饷银真的就找不回来了吗?

当时失火燃烧的灰烬,太子全都保留着。

良笙又去检查了那些灰烬,用手指一捻就成粉末。

根据他的化学知识,银子和其它物质一起烧熔,冷却后不可能是粉末,而是像铁渣一样的细碎物。

所以自己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饷银在路上早八百年就调包了。

既然是调包,调包的假银箱必得和真银箱差不多重才不会露出破绽,否则是很容易被发现。

如果是用别的金属代替饷银,燃烧后也会留下像铁渣一样的细碎物,可是没有,说明用的是易燃物。

易燃物不是木头就是碳,燃烧之后只会剩下灰烬。

良笙问太子:“殿下可知道有哪种木头或者煤炭特别沉重,能代替银子?”

太子一脸茫然。

倒是他身边一个太监答了出来:“用来冶炼的铁炭重量和白银差不多。”

找到了代替品,良笙心里还有问号。

这么多饷银想要调包绝非易事,应该有内鬼接应。

可是查来查去,竟然没发现内鬼,说明他们作案手段极其隐蔽。

那么怎么调包才会丝毫不会被发现?

良笙陷入了沉思,细细梳理着太子告诉他的每一个行程细节。

经过反复分析,陆路的行程被他排除了。

如果是在陆路的行程调包,必定有陌生车辆靠近押运饷银的队伍,那样早就引起押运官兵的警惕,并且驱赶陌生车辆。

那就只能是在水路的行程阶段被调包了。

因为水路可以不用船只靠近,只用组织人员潜水到船底与内鬼交接即可。

押送饷银的船那么高大,押送的官兵只会留意甲板和外围,谁会想到船身的吃水线那里有人在靠近!

但是在水路调包也是有疑点的。

用铁炭代替白银,一箱铁炭那么重,是怎么用人力扛去调包的?

这得做个实验,一个水性极好,力量极大的人在水里能不能负重一箱白银,而且箱子上的伪造封条还得保证不弄湿。

良笙前世在长江边长大,水性极好,而且力气也大,可他挑战失败。

那么之前推测的调包方式难以成立,那会是用什么方式调包的?

良笙苦思冥想也想不到方法。

既然钻进了死胡同,那就换换大脑吧。

他向来懂得劳逸结合,只有大脑永远处在最好的状态,思维才会保持敏捷。

他信步在大街上散步,看见有两个人在一个卖面条的摊位那里吃完面,付了铜子就要走,那张刚用过的桌子忽然散架了。

卖面条的小摊贩立刻拉住他们两个要求赔桌子。

那两个食客当中的一个不以为意道:“不就是桌子散架了吗?多大的事!”

三下两下就把散架的桌子给拼好了,还让小摊贩锤了锤,又摇了摇桌子,确定结实,这才走了。

良笙眼睛突然一亮,他怎么就忘了华夏的家具全都是采用的榫卯。

根本就不需要一颗钉子,只要合缝得好,家具能用几百年。

既然不需要钉子,如果设计一个活动的小机关,那就既可以把银子拿出来,又可以把铁碳塞进去,用不着伪造有封条的箱子去掉包。

这样一来,箱子上的封条就不会破坏,根本不须费力巴拉的扛着装有铁炭的伪封条的箱子潜水调包,所有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良笙立刻调转身子,回到了太子下榻的地方,把自己的分析说给太子和俞知府听。

太子立刻找了能工巧匠,很快就按照良笙的要求打造了一只木箱。

这只木箱的背面有一块可以活动的木块,把那块木块抽掉,就能把箱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捞出来。

然后把替换的东西放进箱子里,再把那块木块还原合缝,箱子完全看不出来动过手脚。

太子和俞知府全都惊讶的看着良笙。

也不知道这家伙脑袋是怎么长的,他们一点没有眉目的死案经他梳理,竟然梳理出了这么重要的线索。

太子看向他的眼光极为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