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拘谨的回道:“日子过得尚可,多亏了侯爷给的银子,去年老妇回去,多置办了几亩地,今年虽年景也不太好,可还过得去。”
贾环想了想,说道:“姥姥,我这有个事,姥姥你给我种一种作物,我安价格全部回收,你看可好?”
刘姥姥笑道:“这也值当的侯爷亲自吩咐,不就是种庄稼么,我们庄稼人别的不会,鼓捣这些还行,不知侯爷准备甚么时候开始种。”
贾环想到现正是时候种晚茬红薯的时候,便将一些种植红薯要注意的地方说与刘姥姥,刘姥姥则细心的听着。
“侯爷放心,此事老妇一定给侯爷办妥!”
刘姥姥走后,贾环在系统中买了大量的红薯秧子,他可不仅是要给刘姥姥种,宁国府的庄子也要种,宁国府在神京城有十个庄子,大小不等,最小的庄子也有一百多亩地,最大的庄子有千亩之多。
总之宁国府在神京城周围有大概万亩良田,荣国府也大概如此,可见两府鼎盛时期,是怎样的富庶。红薯夏薯亩产五千斤,春薯要多一些大概有七千斤,光宁国府三个月后就能产出五千万斤红薯,这可不是小数目的粮食。
宁国府的庄头们虽不明白这位少年侯爷要干甚么,可也不敢耽搁,否则以前的管事们就是榜样。
贾环之所以这么急,那是因为今年到现在一场雨都没有,这是大旱的前兆。听刘姥姥说麦子的收成不是太好,照着样下去九十月份稻子的收成也不会太好。
果不其然,到了九月二十日老天爷竟然滴雨未降,山东河南等地颗粒无收,百姓拖家带口四处逃难,弘武帝也四处调拨粮食送往山东等地赈灾,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几日来愁的弘武帝夜不能寐。
大明宫,养心殿。
“陛下,如今山东河南二省,旱情严重,其他各省也都受到波及,还望陛下早日调拨粮米,以解百姓之苦。”张廷玉出班奏道。
林如海也道:“陛下,如今天下到处缺粮,官仓中的粮食未必够用,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户部尚书刘唐也出班道:“陛下,如今官仓中的粮食不足以度过这次大灾,京中大仓中存粮以不足二十万石。”
弘武帝闻言眼神一缩,沉声道:“刘唐,你说京中七座粮仓存粮二十万石?”
刘唐一凛,冒着冷汗道:“陛下,是每座粮仓存粮二十万石,前一段时间陛下陆续运走了将近百万石的粮食。本来等稻谷熟了,便可让粮仓再次充盈,可谁曾想天逢大旱竟然颗粒无收。”
神京城七座粮仓,平时存粮二百万石到四百万石之间,运走百万石,剩下一百四十万石的存粮,也算说的过去。
弘武帝脸色难看,这些粮食还不足以撑到新粮下来,一时之间弘武帝也是毫无办法。只能叹息道:“不知要饿死多少无辜百姓,全赖朕之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