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宋城(1 / 1)囚魂首页

夜幕渐深,原本皎洁的月亮被云层遮住,难得才能透出一丝光来。  君瑶在暗夜中飘荡,更像孤魂野鬼了。她现在魂力充实,可以在城中自由来去,但也因此失去了和赵温玉的联系,很难再感知到他的位置。    夜色中的房屋在她看来都是一栋栋黑影,她越是急着想找赵温玉,越是记不得哪个方向才是将军府。    就在此时,远处一盏孔明灯缓缓升起,漆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不知方向的游魂归家。    君瑶心中欢喜,不知为何认定是赵温玉猜到她迷路,特意放出来为她指明方向的。  不愧她心里处处想着这个弟弟。    将军府的东院,坚叔间孔明灯稳稳地升起,便进到厢房内向王爷回府。  “老奴已将孔明灯升起,余下的也会每隔两刻钟点一盏,王爷且安心睡吧。”    赵温玉手中拿着本书,却看不进去半个字,他面上叹一声道:  “辛苦坚叔了,将此事交给将军府的下人吧,一路辛劳,你早该歇息才是。”    坚叔只回复一句硬邦邦的不辛苦,接着无话,虽不知王爷此举何意,但深夜不睡交代下来的事,他还是亲自完成才能放心。    赵温玉瞄到君瑶自外面飘进来,估计是心急,也不佯作是人一样的慢走了。  他察觉不到自己眉眼间瞬时软化,嘴角也有了笑意。  坚叔第一时间察觉了,他立时恭谨地低下头,终于知道了王爷点孔明灯的目的。    “坚叔退下歇息吧,孔明灯也不用点了,只怕是点的再多也无人知晓我的用心。”    坚叔称是退下。    君瑶听不出赵温玉语气中的嘲讽,欢欢喜喜的凑到他面前。  “温儿,你绝对想不到我看到了什么,世界上还有这么奇妙的事,和你也有关系。”    说完一幅得意洋洋的样子,等着她的弟弟好奇发文呢。    赵温玉终于翻动半天没动一下的书页。  “姐姐见到了什么不说我也知道。”  “那你说说看,说对了姐姐有奖励哦~”  “姐姐是否见到了和温儿一模一样的人,是个女儿身。”    君瑶震惊地看着他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赵温玉放下书,他也正想教育一下君瑶没事乱跑的习惯,很显然忘了自己才说过成大事者要有取舍,现在一心想要君瑶时刻陪在自己身边。  此时他尚且年幼,即便聪慧过人,对人心的把握尚且稚嫩的很。    “姐姐初到宋城,即便出门也会无意识的跟着熟悉的人,此行除了我与坚叔,你只识得表哥一人,想必是跟了表哥一路。”  “表哥有一个双生的妹妹,小时候我见过一面,与我生的几乎一模一样,想必姐姐跟随表哥回家后,看见的正是表姐无疑。以至于匆匆忙忙赶回,恐怕不是如此,姐姐还想留在表哥家中看个真切吧。”    在途中君瑶就对夏容冬表现出莫大的兴趣,说些什么腹肌之类他听不懂话的,估摸是看上夏容冬刚劲的身材。  赵温玉看看自己纤细的四肢,他还小,几年之后,他也会长成极伟岸的男子,到时君瑶就知道夏容冬算不得什么。    君瑶此时只有震惊二字可以形容内心的感受。  早知道人和人的差距大,没想到变成鬼仍然和人有差距,她出去辛苦半天得来的消息,赵温玉一转念就猜出了。  有点挫败呢,原本看着赵温玉和坚叔一路计划缜密辛苦,想利用一下自身的优势帮他们打探消息,结果还是什么忙都帮不上。    赵温玉终于后知后觉得发现君瑶情绪有些不对。  “姐姐怎么了,温儿并不要什么奖励,莫要担心。”    君瑶勉强笑笑:  “温儿真聪敏,只是我原本想要帮你打探消息,没想到自己太笨什么忙都帮不上。”    赵温玉听她这么说心中欢喜,知道君瑶还是把他放在心上的。  “姐姐能帮上很多忙,不过下次姐姐行动之前可以问下温儿,这样就不会白跑一趟了,有许多事温儿不能出面,还望姐姐日后多多帮衬才是。”    君瑶见赵温玉说的情真意切,也想通了,她是笨了点,但是她弟弟聪敏啊,以后赵温玉让她怎么做就怎么做,免得再出了路上给他换来毒茶喝的乌龙事。    睡觉时君瑶照理缩在赵温玉的手边,她有预感,要不了多久,她就可以不用再受和赵温玉距离的限制自由来去了。  等到确定赵温玉是安全的,她就可以和他告别,去寻找自己的过去。    接下来几日除了将军夫人的悉心照料外,将军只要军务不忙,必来与赵温玉说说话。  期间夏容冬和关凌分别来过一次,直到大夫确定赵温玉身体无碍,关将军才同意官员将领来拜访。    光是接见众人就过去了半个月,同时皇帝的第三道圣旨也到来了。  圣旨命令镖旗将军亲自将荣王送至京城,不得违令。    开始关恒尚且回复王爷身负重伤不可舟车劳顿,后来干脆不加理会。  横竖他违背的圣旨都够死八百回的了,何必再浪费军中资源送些扯皮的消息进京。    远在京中的皇帝怒火冲天,他久久等不到边关回信,直到他派出的信兵回到京都。    信兵听令进入殿内,目不斜视,单膝跪在两排重臣之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面无表情的问到:  “镖骑将军这次用什么理由不回京?”    信兵低头不语,半响,皇帝怒砸了手边的如意,呵斥到:  “他关恒竟公然抗旨?”    群臣默然,抗旨不遵是诛九族的大罪,但谁也不敢说出这话。    李清请示出列:  “臣有话说。”    “如今关恒手握重兵盘踞边关,如今公然抗旨,虎狼之心昭然若揭。陛下仁慈,以边关子民安危为重,对关恒一忍再忍。    然关恒一方面掌握兵权拒绝入京,一方面挟持控制荣王,分明是存了谋反之心!”    李清说的铿锵有力,也道出了文武百官不干说出口的话。  安逸的日子过惯了,没人想打仗,况且陛下正值当年,尚算勤恳,皇位稳固。  关恒师出无名,即便有谋反之心也只能放在心里。    如今,荣王在关恒手里,若关恒找个名目打到京都,扶荣王上位做个幕后皇帝也不是不可能。    有李清带头,立时有部分人大臣附和,指责关恒意图谋反。    众所周知关恒心存异心,但皇帝手中没有兵权,不敢真的将关恒逼上谋反之路。即便讨伐关恒,朝廷也陷入了无将可用,无兵可领的尴尬境地。    “众爱卿可有良策?”    众人面面相觑,无人回答。    “杨阁守?”    被点名的杨阁守无奈出列。  “禀陛下,臣以为坐以待毙乃下下之策,镇远将军活着时,他所率领的虎旗军镇守西北方,恰巧与宋城不远,若能调动虎旗军,必能拿下关恒。”    杨阁老说了如同没说。    立时有李清一派新贵反驳道:  “杨阁老此言荒谬,当初镇远将军被刺杀后,关恒才被升为骠骑将军,代掌三军,虎旗军也被他收入编下,如今你让关恒自己打自己?”    讨伐关恒,手里没兵,放任不管,关恒不断壮大势力,迟早威胁皇权。    如果镇远将军还活着,大楚何至于陷入此境地。    凡是经历过前朝的老臣和世家臣子,对当今皇帝都有些不满无奈。  若不是占了嫡长之名,才德不足,心胸狭隘之人如何能继承皇位。    “如今损伤最小的方法就是收拢兵权,关恒常年盘踞北方宋城,陛下先将其他地方守备换成信得过的臣子。再则逐渐减少北方的军备粮草,一步步挟制住关恒。”    “王大人此言差矣,关恒盘踞北方多年,以宋城为中心周边十多个城池大面积土地在其管辖范围内,近几年连连歉收,不仅税收不足,还要京都补贴。加上多年来送过去饿军用物资更是数不胜数。臣以为,应当立即断了北方的粮草,集结兵力以乱臣贼子之名清缴关恒。否者,继续放任其练兵养病后果不堪设想。”    说话的人叫方应雄,身材高大粗犷,是李清自军中提上来的。近几年,像他一般的少将军有十多位,可惜本朝重文轻武,皇帝尤其不喜欢武将。  因此武将晋升之路艰难,虽有李清一力支持,其中职位最高的方应雄也不过是从三品的参将,其他武将连内殿议事面圣的机会都没有。    李清是科举上位的天子门生,一直以来他的意见就是皇帝的意见,但近年李清的想法越发偏激,显然与皇帝理念相违背。    李清推举军中有谋略的武官,皇帝重文轻武,看不上那些莽夫。  李清建议即刻以某犯罪捉拿关恒,皇帝认为关恒不足为患,只要断了北方粮草军资,军队自然难以为继。  况且北方匈奴时长进犯,必须有会打仗的人镇守边疆。    因此在皇帝的默认之下,朝廷以各种名目断了北方粮草。    也因目光短浅,贪图安逸,朝廷在关恒军威尚浅,皇权正隆之时,错过了最后的一战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