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安易的合作谈得很快,杨安易这种一共身价就几百块的退休职工家庭,有人拿着几万块钱来谈合作,一家人都高兴地不行。
杨安易又是自十几岁就开始在百货店里当学徒,从小琢磨做生意,哪里不知道本钱越大,生意越大,自然一口答应下来,至于利益要与人分享,那也是合情合理,毕竟人家那边保证为他找尼龙丝这些原材料,还资金投入,他这边就负责蚊帐加工。
蚊帐小作坊开起来快得很,租用东郊的闲置院子,腾出来做作坊,杨安易一家老小还有几个亲戚一起做工。
在青年路租了一个门面,花花绿绿的圆顶蚊帐挂起来,“杨记蚊帐”正式开业。
开业当天适逢春夏之交,蚊虫又多,加上杨安易的蚊帐颜色鲜艳,款式各异,当天几十顶蚊帐被抢购一空,没买到的十分扫兴,跟杨安易说要预定,还交了订金,生怕买不到货。
当天预定的订单就多得杨安易头皮发麻,不过看到一天就纯赚了二百多块钱,相当于一年工资,他一家人也是笑得乐不可支。
郝维明得知的时候也只是笑了笑,没有黄月娥他们那么兴奋,毕竟后来这位“蜀都杨百万”的发家史他清清楚楚,如果不赚钱,那他反而要觉得奇怪了。
七月中旬的时候,罗辉来送了一趟钱,把一包重重的钞票递给郝维明,“哥,这个月的,你数数。”
郝维明直接塞床底下,“数到猴年马月去,我闲得慌了数钱玩儿。”
“对了,哥,我还有件事儿想和你说。”
“啥事,你直接说。”自从那次给罗辉说教之后,罗辉也算是开窍了,有时间就找郝维明说一些想法问题,郝维明说教多了,自然而然有了点老师的架势。
罗辉道:“赵哥他想开个皮革厂,想拉我入伙。”
“在温州?”郝维明忽地想到了那首节奏感很强的江南皮革厂,就笑着问了一句。
罗辉没明白过来郝维明在乐什么,点了点头,“对啊,赵哥说他们那儿从古至今都有人做皮鞋,以前农民闲了都鞣制牛皮,开个皮鞋厂再拿到巴蜀或者北方买绝对赚钱。”
“这事情你跟我说干什么,你有兴趣,你就自己入伙就行,现在你又不是没钱。”郝维明笑道。
“哥,你这么说就好像我拿你的话当耳旁风似的,我可记着你说过要有钱一起赚,不能吃独食呢。”
“行,”郝维明把那包钱又从床底下拿出来,塞回罗辉手里,“那这就算我入伙的资金,分红你们看着办,按出资比例也行,技术比例也没问题。”
“哥,你不多投点?”罗辉道。
“赵老板是跟你说又不是找我,人家照顾你,我现在插一杠子人家不一定会说什么,但是我要想多吃多占,你看看人家到时候怎么想,你那戏不白演了吗?人家一下子就看出你是个实打实的卧底。”郝维明道。
罗辉想了想,笑着点头,“哥,你说的也对,那你现在投这钱我要不要告诉赵哥?”
“没事儿,这事情你跟他说,我占的份额不多,他反而觉得你是个义气人,有钱不偷偷赚,反而得他信服。”郝维明摆手道。
罗辉第二天和赵百顺说了之后,赵百顺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是笑道:“咱们温州俗话说眠床底角吃糯柿也要有人晓得,我只跟你说了要开皮革厂,你就跟郝老板说了,没因为当初郝老板狠话忘了恩情,阿辉,我没看错你。”
罗辉尴尬笑道:“赵哥,其实呢,郝哥人也挺好的,以前我们还街头闲混无着落呢,要不是他带着黄姐和我们,我们现在还骑着大篷车日晒雨淋呢,哪有资格跟你一起商量开皮革厂啊。”
赵百顺点点头,几个月前心里那点怨气早就消了,他好歹近三十岁了,郝维明带着一堆的人,都是要吃喝拉撒,那些考虑他自然也知道。
罗辉现在这表现,也让他知道郝维明的为人如何,如果郝维明真的做人不行,罗辉肯定也不会和郝维明通气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