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朦胧,翠柳青堤,黑瓦白墙,四月的临安城透着繁美。 赵明心没有空欣赏客房外的美景,再过不到十天就到府试了,她坐在桌前一边练字,一边琢磨游功名推测的考题。 赵明心从游功名那里知道科考一手好字也是关键,可以给考官一个印象分,比如同样优秀的文章,考官定会选字好看的那一篇,她原本的字就稳健大气,在少年孩童里算字迹工整,但并不出挑,于是为了那一星半点的胜出机会,近来她更加努力练字。 “叩,叩。”寂静的客房里,响起敲门声,赵明心起身开门见到赵琅在门外。 “快府试了,你还不打算找廪生做保吗?”赵琅望着赵明心拢眉道。 “你不说,我都忘了,该到哪里去请廪生?”赵明心抚仰面额道。 考县试是赵在望给他们请了廪生,赵明心没太操心这件事,如今府试到临安州城,离乡背井,很多事就要靠自己。 “带上路引和我走,我已经为我们找好廪生了。”赵琅急语道。 “你到哪里找了廪生?”赵明心疑问。 “官府衙役多为帮人牵头廪生,只要给钱两,验过路引就能做保。”赵琅道。 赵明心回房,在包袱里找到路引,一面跟着赵琅走出房门,一边道:“这要花费多少银两?” “不过是几两银子,还是付得起。”赵琅道。 “游兄不知道能不能作得起这个保。”赵明心为游功名担心道。 “你近来只知道游兄,他既能考五六回科考,便不会被作保绊住脚。”赵琅透出孩子气般的不高兴道。 “他科考上值得我们为鉴。”赵明心走到桌边拿起记录下可能出现的考题道:“这是他猜出来的考题,你要看看吗?” “他能猜中考题还能屡战屡败,明心考试要踏踏实实,别想着投机取巧,你本就聪慧,不需要这些。”赵琅一手放在赵明心一侧肩头上道。 赵明心觉得赵琅的话有几分道理,只是从他的眼神里看出对游功名的不屑。 “走吧,我和作廪保的人约在了不远的茶馆。”赵琅说着,转身走出赵明心的客房。 赵明心跟着赵琅到一间茶馆,见到两个作保的廪生,让他们看了路引,相互聊了出身等,一切没有问题,就与他们签了廪保契约。 府试前的流畅大致和县试差不多,请廪保,到府署登记报名,领取考引。 府试分三场,科分三场目为帖经、经义、杂文、墨义、策论,考的内容分别是记诵、阐述经文段意、辞章和政见时务,这些在赵明心看来比起要写诗赋容易。 府试这天赵明心和赵琅天不亮就动身出来客舍,这次没带考篮,因为文房,包过饭食都由考场提供,他们只带了考引。 他们走到贡院外,借着阑珊的灯火见到数千的应考者挤在大门外,比起县试场面壮观了数倍。 赵明心想在应考者中寻找游功名的身影,但人乌泱泱一片,四周昏暗很难寻到熟人身影。 卯时一刻,贡院门打开,一众卫兵从贡院里跑出来在大门两侧整齐列队排开,一位身穿铠甲的将士威武雄壮道:“排好队,一个个进门。” 应考者见到士兵严厉威武的样子都乖乖在门口排好队,井然有序跨过高门槛,进到贡院里。 贡院大门外站着两个士兵,每走进一个应试者,他们就由上到下将应试者摸一遍。 这是进贡院的第一道初查,并没搜得太仔细,只是看看应考者身上有没有携带东西。 赵明心很容易通过了初查走进贡院。 考场分为四个,赵明心跟着其中一位持灯小童到了一间考场,就见考场内站着两排士兵,一组两个人同时搜查一位应考者,每位进到考场的应考者都要松开头发,脱去鞋履,松解外衣接受士兵的搜查。 府试的应考者来自临安州周边的几个县城,人数众多,那些士兵没什么闲心一个一个慢慢搜,皆是动作粗鲁上下摸索几遍,捡可能加塞小抄的腋裆下摸几下。 在赵明心眼里这种混乱的搜身景象像极了电影中搜查战俘的场面,她害怕了,有些想退缩,然而现在她走不出这里,若是跑了,反而无事生非。 队伍一点一点前进,眼看就要到赵明心,她捏了捏拳头,鼓足勇气,仿若慷慨就义般,向前一步踏到两个士兵中间,一个士兵搜查她的后背,另一个士兵搜查她的身前,那两位士兵没有摸到不该摸的东西,就让她过去了。 赵明心进到考棚,像蹲牢房一样被关在狭窄的隔间里,隔间除了可以躺坐的地方,和一块能做挡板的桌板,及桌板上的文房就别无他物。 这一场考的是帖经和经义,考题为《五经》中的任意一页经文,用两张纸覆盖左右两边的字,中间开一行,用纸贴盖帖上数个字,让应考者填写,类似填空。 经义则是取《五经》一段或一句为题,让应考者阐述自己的理解。 在赵明心看来经帖就是小学考默写的小把戏,她手到擒来,很快就默写完,而经义抽的段落正是游功名意料的题目之一,她早为此做了准备,写起来得心应手。 她约莫提前半个时辰完成试卷,生怕过早提交试卷惹来主考官的多疑,就撑头在桌面养起神。 日暮时分,赵明心见差不多到交卷时辰,拉动墙上的小铃,就有两位监考者过来收走她的卷子,将卷子放入一只匣子里封存好。 她轻轻松松走出贡院,赵琅紧随其后走了出来,两人相视一笑,便知道彼此对首场都很有信心。 “赵贤弟——” 赵明心和赵琅抬脚要回客舍,就听闻身后传来游功名的唤声。 “游兄觉得如何?经义出的范围都被你猜中了。”赵明心望向走来的游功名道。 “只怕帖经要写错一二个字,不过已考了数回,自觉还可以。”游功名忧虑的眉间,舒展开道。 “我相信此次游兄定能中榜。”赵明心笑道。 “借赵贤弟吉言。”游功名和悦笑起。 “多日不见你,我二姐如何?”赵明心说着,跟着游功名脚步往前。 “你二姐真贤惠,拿着你给的银两将屋子用布帘做成隔断,买了新床,在园里开了个菜园,养起鸡和猪,说往后卖了可赚些钱两,这么好的姑娘怎么就有人看不上。”游功名道。 “她没忘了我家祖传的农活。”赵明心想起素月儿时也是勤快的孩子,笑道。 赵琅见赵明心和游功名有说有笑走在前面,他一句话都说不上,心里莫明有些憋屈,可又说不上是什么。 三日匆匆而过,到了第二场考试。 如是,赵明心走进第二场考试的考场,这场考的是杂文和墨义,杂文是以官史常用的篇、表、论、赞为体裁让考生作文,赵明心觉得有些像应用文,若要深度理解,她也论道不清楚,只能去模仿,她参照《太史公曰》,以商纣王为例的论赞,阐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墨义是取《四书五经》中的句子让应考者做解释,或者对答下一句,赵明心不仅把《四书五经》背书,且是通读了意思,对此极为熟悉。 第二场她也是轻而易举考过,留在最后不是最好,就是最难,第三场考试算是一场战役。 和县试有所不同,第三场考试需要在考场过夜,这对赵明心来说就是挑战了,若只是一天的考试,要想上茅房忍忍就过去了,可是要在里面待两天吃喝拉撒都在考场里只怕上茅房会有人盯梢,别人都是站着,她蹲下只怕会被人怀疑。 怎么忍过两天不上茅房? 她在考试的前三天减少进食物和喝水,食物只到有饱感就不吃了,渴得不行只在嘴唇上沾点水,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有时口干舌燥,满脑子里都想着喝水,只能拼命看书来转移注意力,她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为了科考她选择撑下去。 走在前往第三场考试的路上,赵明心经过几日苦修显得有些疲惫,话少了不少。 “明心,为什么都不说话。”赵琅觉察赵明心默默走路,想起这两日她称小肠窜气,饭吃得很少,有些担心。 “可能还没睡醒。”赵明心看向赵琅浅笑道,继续默默往前走。 她口舌干燥不想多说话,又为搜身紧张,她不知道幸运是否能如影随形,伴她走到最后。 幸运之神还是眷顾着她,让她顺顺利利走进了第三场考试的考场。 第三场考试是策问题,围绕《春秋羊公传》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为问。 从题目可看出考的是治国的看法,尽管府试不考政论,但会从《儒家十三经》抽出题目,变着法问应考者对治国、史学、经济、军事等看法。 赵明心熟读《儒家十三经》,从题目中嗅到了某种意味,她记得赵老先生曾说过本朝开国不过一甲子,先皇从乱世义军中异军突起由南一直向北攻退蒙邦,建都燕京,开朝不久驾崩,真武皇帝继位,眼下外有蒙邦扰乱,内要兴建新朝,正是合了策问的题目。 赵明心在试卷上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章,大意为晋灵公不行正道,政乱让民苦不堪言,以周天子天下共主,统一天下,拨乱反正可得升平世,政定民安才有太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