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老声音带着一丝满意与赞叹的意味,“万剑在侧,不如一剑在手,练就一种剑意,才是真正的练剑。”
“原本我有点害怕,夺走你手中剑,还不了你意中剑。看来,是我多虑了。”
“那接下来的,也就算不得是拔苗助长了。”
宁尧臣真想嘀咕两句,但想了想,最终显出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只是发现陆廷之与赖大宝蓦然看向身后,宁尧臣猛然转身。
远在不知几丈远的河面上,有水滴串连成线。
如青龙出水,跃然河面之上。
只是几息时间,宁尧臣又扭头看向身侧地面,有黄叶汇聚成剑。
如黄龙出土,席卷而来。
二者裹挟着惊人剑气,无上剑意。
宁尧臣霎时苦着脸,‘前辈,这没法学啊。’
要知道,武功练至先天境界,的确有种种不可思议之效用,譬如真气护体、隔山打牛、踏水而行,甚至可以达到“隔空取物”的神奇效果。
但隔空取物只是利用收放真气的简单应用,绝对做不到如此这般御物于无形,更别说把自身力量赋予物件。
眼前这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高人前辈,已然不是江湖武人这般简单了,已是传闻中的练气士或者修士。
此招还真是拔苗助长。
但宁尧臣毕竟是世俗武人,对修行一途知之甚少。
这操纵外物之力也有几个境界,此处当然是不算武功范畴的隔空取物,其分别是:御物、御器、御形。
所谓御物,是以神识感应万物,摆脱躯体四肢的桎梏,直接驱使外物,为我所用,相当于人神识的延伸。
于普通人而言,直接受神识控制的,唯有自身躯体,而御物则不同,神识所及之处,法力可御之物皆可御使。
当然,一身不可二御,御物只能御使无灵之物,即只能御使死物而非活物。
御物之上,是为御器。御器与御物不同,这器特指法器。
飞剑便是法器一类。
法器一般以天材地宝炼制而成,炼制之后,要想如臂使指,还需祭炼,一如李奕祭炼蚍蜉剑。
所谓炼器,“炼”中有火。火者,于人体而言,是为心也。祭炼实则是以心念之力加以炼制。
祭炼过后,方能发挥法器的独有妙用,使法器能够发挥原有的威力。至于各门各派法器用处不一,祭炼之法也不同。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御器再进一层,是为御形。
有圣人于《大宗师一文描述到,“大块载我以形”,是为以天地山河百川寄托我。
此处切勿与御物相提并论,并非御使山石与水流,而是法天象地,当然此境已至初窥天人之境。此处也暂且按下不表。
李奕的顾虑也是对的,此前未曾直观了解武功境界,若是一股脑把其认知的剑道展现与宁尧臣,其中差距犹如鸿沟,必然给其留下阴影。
此番已然知悉其一身剑术剑心剑意有所差距,但也勉强可以尝试去接触更高的东西了。
虽说得益于其门派,宁尧臣剑道剑术比之其他江湖中人高出不只一筹,但在武道一途,也不过才行至一品之境,刚刚提炼出一口真气。
但要成就先天高手,还是有一段距离,待气若蛟龙,才算登堂入室,真正踏入先天之列。
而先天高手方有隔空取物之能,当然他此时也是能隔空取物的,但要凝水成线、聚叶成剑,终究是做不到。
区区一介炼精化气的修士,也能耍得一手隔空取物,在武人面前却宛如天堑,难以成就。
当然,武人的体魄,也非是炼精化气的小小修士能够比拟的。
武人的下限低,修士的上限高,个中区别与妙处,自然不言而喻。
宁尧臣的苦楚,李奕自然能想到。
一五一十,李奕将崔静玉、顾静好此前传下的,御剑术当中关于御物之法,仔仔细细用法音给宁尧臣讲述了一遍,陆廷之也得有传授。
宛如洪钟大吕,敲在二者的心弦上。
时光似一旁河水,缓缓东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