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不舍得就对了(2 / 2)明末好国丈首页

周奎看了看韩爌,韩爌扭头到一旁像是不认识周奎,周奎又看了看钱龙锡,钱龙锡也扭头到其他地方。

他这个女婿节俭,知道一亩玻璃大棚的成本高达几百两的话,肯定不会舍得花钱将这个技术推广了。

至于这些大臣,也更加不会舍得了,几百两一亩玻璃大棚,还不如去买田,可以买到十亩良田了,玻璃大棚两倍产量,花同样的银子我能有十倍产量,傻子才去弄这个玻璃大棚。

周奎也知道,他这种做法以皇帝女婿和百官面前完全是不会舍得的。

但是都不舍得,不舍得就对了嘛。

京城的流民都是本国丈的。

由着国丈在堂上胡闹,这些大臣正以为是自己逼着他们盖玻璃大棚了,又万一国丈问起自己,朱由检无奈道,“国丈爷为国为民,是极好的....极好的表率.....但这玻璃大棚成本太高,还需仔细斟酌.....”

周奎管不了这么多,说道,“皇上,这京城的流民可等不了我们细细斟酌啊,我招了两千流民,但我看京城还有一两万流民呢。”

“好了,国丈,此时再议,众爱卿,陕西饥荒,王二造反,如今已达上千人,祸及韩城、蒲城、宜君、洛川,白水多地,众爱卿有何良策?”

朱由检生怕周奎纠缠不清,急忙说出另一个烦恼的事。

钱龙锡是主张平定战乱的人,说道:“皇上,王二只有千余人不足虑,可命陕西各地兵备道出兵围歼歼灭即可。”

王二造反,对了,正好是今年。

周奎记得,因为陕西饥荒,但朱由检听信东林这些文官的话,向陕西征辽饷而引发的百姓起义。

王二这个人,没什么本事,第一个造反了,却拉不起大旗,一年后就被明军围剿了,但却带动了陕西后续起义浪潮。

想想自己这个女婿当皇帝也不容易啊,年年多灾多难,要是女婿让辽东好好守着,皇太极他也打不进来,陕西这边取消辽饷,大明也不会那么快完。

于是周奎说道,“皇上,钱大人说的臣也认同,剿灭王二只需各地兵备道出兵即可,可是王二死了,还会有第二个王二。臣以前听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王二造反,是因为陕西饥荒,老百姓饿肚子,这才听信了王二的谗言,臣以为,若是免除陕西赋税,朝廷再拨几万两银子赈灾,在号召朝廷百官和当地富户捐粮,老百姓自然不会跟着王二,陕西可定,就好比臣这个玻璃大棚,三万两就能安顿两千流民,王二只有千余人.....”

朱由检和百官一听,果然国丈还是太善良简单了,若是有银子,也不至于向陕西加征“辽饷”啊,而且就是赈灾,几万两银子到灾民手中时就只剩下几千两了。

国丈,还是太善良了。